织田信长的外号,佛敌是怎么来的(织田信长的实力有多强)

乎语百科 445 0

织田信长的外号,佛敌是怎么来的1

首先声明一点,织田信长的“佛敌”外号和火烧延历寺是没有一毛钱关系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眼中,这根本就是延历寺活该。织田信长怎么死的当时的延历寺其实并不在比叡山上,僧人们将许多佛堂和僧舍迁到了比叡山下更繁荣的坂本町去了。在火烧延历寺的前一年,兴福寺多闻院的门迹多闻院英俊曾来到延历寺,发现延历寺的僧人们抛弃了圣地比叡山,整日与坂本町的市民们厮混在一起,荒废佛事沉迷酒色,当时多闻院英俊就气呼呼地说延历寺荒唐堕落。太田牛一在《信长公记》中提到,延历寺是天下之耻,织田信长攻打延历寺乃是为了肃清不正的风气。小濑甫庵创作《甫庵信长记》时也提到,延历寺遭受劫数并非是织田家所致,而是他们自作自受。织田信长怎么死的所以在世人眼中,火烧延历寺其实没有那么夸张的影响。那么,织田信长的“佛敌”外号是怎么来的呢?实际上,授予织田信长“佛敌”称号的并非是延历寺,而是净土真宗的本愿寺,本愿寺起兵响应阿波三好家与织田信长敌对,为了召集信徒与织田家敌对,这才指认织田信长为“佛敌”。日本佛教宗派非常多,延历寺和本愿寺分别是天台宗和净土真宗,这两家之间的仇恨远要比和织田信长的仇恨要大。本愿寺指认织田信长为“佛敌”可不是为延历寺出头,而是“三好三人众”以许可本愿寺在兴福寺的地盘开设佛堂换来的支持。织田信长怎么死的再者,织田信长与佛教势力的关系其实并不差,攻打净土真宗的一向一揆时,就有许多宗派是站在织田家的一方的。

织田信长的外号,佛敌是怎么来的2

织田信长(1534年6月23日 - 1582年6月21日),幼名吉法师。日本战国时期尾张国的大名,“战国三杰”之一。织田信长怎么死的
(织田信长画像)他十分有才能,在当时其他大名军队都还在使用冷兵器得时候,他就已经通过西方商人购买大量火枪武装自己的新式部队,同时通过在领地内实行兵农分离,鼓励自由贸易,整顿交通路线等等革新政策,让自己的各项实力得到迅速提升,在打败今川义元后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(割据地方的势力率军前往京都)逐渐控制京都,之后正式提出“天下布武”的纲领,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;先后两次打破“信长包围网”将敌对大名逐个击破,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。开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,但在即将一统全国前夕,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因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。但人们始终无法找到他的尸体,这使其更加富有传奇色彩。织田信长怎么死的

从后世的文献及传承的故事来看,织田信长是个十分有个性的人,幼时顽劣,成为大名后又不拘礼法,推行改革。故而他一生有很多外号,像“尾张的大傻瓜”、“第六天魔王”、“佛敌”等等。“佛敌”即为佛之敌人,这个外号是他放火烧掉比睿山延历寺后得来的。那为什么织田信长要“火烧比睿山”呢?这个要从当时的形式说起,日本战国时代就像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差不多,各地领主大名(日本各地区实际统治者)互相之间不断打战,有的想掌握全国势力达到“挟天皇以令诸侯”的目的,有的则为了自保,信长的尾张国在他上台改革后实力很强大,在诸侯混战中优势很大,其他的大名打不过他,就搞了个包围圈。大家合纵攻打信长,保护自己的领地。历史上,先后两次形成这样的包围圈。这就是所谓的信长包围网”,(这个情形有点像我们中国战国时期,东方六国联合攻打秦国)。在这些包围网的势力中除了各地大名,领主外,还有比睿山延历寺、石山本愿寺、杂贺众等寺庙势力,当时的日本寺庙不像我们中国的那样,只是烧香拜佛,他们更像是宗教体系管理下的小领主,大多都有土地,山林等寺庙产业,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。有了土地就有粮食,继而就会有保护寺院(名义上)的“僧兵”,根据寺庙的规模“僧兵”的数量也不等,延历寺、石山本愿寺、杂贺众这样的大寺院拥有的僧兵规模就很可观了,身强力壮,天天有饭吃的僧兵拿起刀刃,火枪,加上宗教思想的洗脑,战斗力绝对不比大名手下的军队差,这样颇为强大的势力对信长来说也是很棘手的,是他征伐道路上的拦路石,不听话那肯定就要除掉他们。织田信长怎么死的

元龟元年(1570年)8月,在第二次“信长包围圈”形成后,织田信长出兵讨伐在摄津国(日本战国地方行政区)举兵的三好三人众(阿波三好氏一族的三名武将:三好长逸、三好政康与岩成友通),因石山本愿寺的僧兵实力较强等原因,织田信长陷入苦战。信长本部人马在摄津国与三好三人众对阵时,浅井长政、朝仓义景、比叡山延历寺等3万联军进攻近江国的坂本城,抵抗联军攻势的近江织田(织田信长部下武将)败于人数上的劣势,信长手下的名将森可成与织田信长的弟弟织田信治因此战死。为此织田信长于9月23日凌晨神速从摄津国返回近江国的坂本城,慌乱的浅井长政、朝仓义景等人于比睿山布阵抵抗织田信长。织田信长则在近江国的志贺与浅井长政、朝仓义景联军对峙(志贺之阵)。然而此时受命于本愿寺法主显如的伊势长岛 一向一揆 (净土真宗或一向宗本愿寺派信徒所发起的一揆之总称) 手下门人举起叛旗,织田信长的第弟织田信兴、重臣坂井政尚因此丧命,织田信长也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。为打开窘境,织田信长奏请正亲町天皇颁布敕令。12月13日,因天皇敕令而成功与浅井长政、朝仓义景和解。此时据大久保忠教所记载的“三河物语”中,提到织田信长对朝仓义景的说法是“天下是朝仓大人所有,我将不再妄想”。元龟二年(1571年)9月,织田信长数度要求僧兵撤退,发出多次“避难劝告”,最后放火烧掉仍持续抵抗的比睿山延历寺。织田信长怎么死的

(手持武器的僧兵)织田信长怎么死的

历史上将他的这一行动称为:“火烧比睿山”,这也是他“佛敌”称号的由来。既然称他为佛敌那么信长对于佛教到底是什么态度呢?在1580年,也就是他去世前二年,传教士欧冈蒂诺拿着地球仪,向他说明地球是圆的。织田信长当场就说:“很有道理!”信长反对往生极乐的说法,他强调现世利益,认为带给人们财富、健康、长寿才是最重要的。在本能寺之变的前夕,信长还打算修改历法。信长习于唯物论思考法、对神佛的存在、灵魂不灭等事是不相信的。由信长批评当时僧侣的蛮横、夸赞基督教传教士等事,可见信长并非全盘否定宗教。一方面安土城天守内的屋顶、壁画采用以佛教、道教、儒教为题材的绘画,对净土真宗与延历寺的宗教活动等也未予以禁止。传教士路易斯·弗洛伊斯是真正与信长有过交流的人,他曾评价信长:“信长聚集全国的神像与佛像,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崇拜这些偶像,而是要这些神佛崇拜他。他认为自己就是神,在他上面没有创造万物的神。” 他轻蔑所有日本王侯,恰如对下僚一般越过肩膀与他们说话。而人们恰如对绝对君主那样服从他。即使战运背于自己,他也是心气广阔,很有耐心。他有很好的理性和明晰的判断力,但却是针对一切礼拜、尊崇神及佛并且所有异教的占卜和迷信的惯习之轻蔑者。可以说织田信长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否定佛教,只是因为与敌对的佛教势力作战而被称为佛敌。最后信长死在本能寺(明智光秀火烧本能寺)也算是一个轮回了。不足之处请指出。

织田信长的外号,佛敌是怎么来的3

佛敌也就是佛祖的敌人,这个称呼应该是本愿寺的和尚给信长取的!日本的和尚跟中国和尚不同!中国的和尚主要是习武,吃斋念佛!日本的和尚是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的,有僧兵,有自己的地盘,收取赋税!石山本愿寺应该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僧兵武装,在全日本都有很大的号召力!偏偏织田信长也是个牛人,他偏偏不信邪,公然向本愿寺要钱,并且语带威胁!这肯定激怒了本愿寺势力,他们号召全日本的僧兵攻击织田军,并且得到其他大名的支持!本愿寺和织田信长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,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,本愿寺肯定把信长看做佛祖的敌人,佛敌这个外号应该就是这样来的!

织田信长的外号,佛敌是怎么来的4

织田信长,是日本战国时期人物,是日本战国“三杰”之一。他一生致力于结束乱世,恢复封建秩序。他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,先后两次打破“信长包围网”,将各个强有力的对手击败,逐渐控制了一大半日本领土。织田信长跟 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很相似,是一代枭雄,一方雄主。他是个唯物主义者,他对神佛的存在,灵魂不灭等是不相信的,也不相信有什么因果报应,人死后下十八层地狱和往生极乐到天堂等都通通不信。他只相信眼前的利益,只有摸得着的东西,看得见的事物,他才相信。日本战国时期,也跟中国的三国时期很相似,各地方武装和割据势力星罗棋布。织田信长想尽快地统一全日本,结束乱世,布武天下。当时日本的佛教有自己的武装,即僧兵,也称僧家。僧家有组织,有地盘,有自己的势力范围,他们势力强大,严重阻碍了织田信长统一日本的进程。为了扫清障碍,织田信长开始打击佛教势力并与之为敌,大肆屠杀僧人,焚毁寺庙。尤其以日本佛教领袖一向宗和天台宗,死的僧人最多,寺庙受损最为严重。以致整个日本佛教界都把织田信长当做敌人,给他取外号叫“佛敌” ,意思是佛祖的敌人。日本是个佛教国家,信佛的人很多,因此,他也得罪了很多人,甚至有人欲除之而后快。1582年6月2日,织田信长于京都“本能寺之变”中,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,势穷被迫自焚而死。但是,无论最后结局如何,织田信长在日本历史上都是个很重要的人物。
织田信长怎么死的

标签: # 织田信长怎么死的

留言评论
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