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简介(端午节吃什么)

乎语百科 365 0

端午节简介(中国传统节日)

1、端午节的来历

一,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,五月初五日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。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,有的拿饭和雄黄酒洒入江中,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;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

二,源于纪念伍子胥关于端午的由来,如果从时间和史籍上考证,则首推纪念伍子胥说。伍子胥,名员,春秋时期楚国人。父兄均为楚王所杀,后来子胥弃暗投明,奔向吴国,助吴伐楚,五战而入楚都郢城。吴王死后伍子胥建议其子夫差灭越国,可夫差不听后又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,将于五月五日投入江中。端午的主要习俗:赛龙舟、食粽、佩香囊、悬艾叶菖蒲。扩展资料: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――端午节,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端午也称端五,端阳。此外,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,如:午日节、重五节,五月节、浴兰节、女儿节,天中节、地腊、诗人节、龙日等等。从字面上来讲,端午还有“端五”、“重五”、“重午”等名称。端,古汉语有开头、初始的意思,称“端五”也就如称“初五”。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,元代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说:“京师市尘人,以五月初一为端一,初二为端二,数以至五谓之端五。”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,按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正是“午月”,而午时又为“阳辰”,所以端午也叫“端阳”。午,古人与“五”通用,故端午、端五同义。还有一种说法,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,为了避讳,改五为午,从此,端午之称更加普遍。又因其月日数相同,人们又称端午节为“重五节”或“重午节”。

2、端午节的简介

端午节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,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,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。习俗主要有划龙舟、祭龙、采草药、挂艾草、打午时水、洗草药水、拜神祭祖、浸龙舟水、吃龙舟饭、食粽子、放纸龙、放纸鸢、拴五色丝线、佩香囊等等。

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,正如《易经》九五爻:“飞龙在天”。古人在”飞龙在天“吉日拜祭龙祖,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,特别是与龙相应的活动元素,如扒龙舟这类活动,或是借此吉日做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。端午是“龙的节日”,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。

3、端午节吃什么

端午节简介(端午节吃什么)

1、粽子。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食品,古时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,并且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,便用粽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。这样,端午吃粽子就成了亘古不变的习俗。

2、咸鸭蛋。端午的鸭蛋也是江南一带特有的,民间传道吃蛋生心,咸鸭蛋能使精气神不受亏损,恰逢端午前后的气候适宜鸭蛋的腌制,所以也有这一传统。

3、麻花。端午节为纪念屈原,所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,热乎的麻花外表的糖浆融化之后甜得黏嘴,这样说不了坏话,也能让生活更加甜蜜美好。

4、煎堆。煎堆在一些地区又被称作麻团、麻圆等,是用面粉和芝麻炸制成的一种球型食品。端午前后正值雨季,古时民间认为天漏下雨,吃煎堆补天,吃完雨就停了。

5、绿豆糕。绿豆糕的“糕”与“高”同音,有飞黄腾达之意,与粽子的“高中”意思结合在一起,对莘莘学子来说是个不错的寓意。

以上就端午节的详细介绍了,最后乎语百科的小编祝大家端午节快乐!

标签:

留言评论
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