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1
首先,不能叫吹捧,只能说叫惋惜。其次,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大明“不割地,不赔款,不和亲,不纳贡”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,而大清呢就是因为晚清时期的历史对中国人来说太痛了。所以对明朝会有惋惜的感觉,所以会去想,明朝如果不亡会怎么样。


对内,明朝最后被李自成所灭,但是并不是打不过农民军,李自成几次被打到还剩十几匹马,明军抓到农民军俘虏,崇祯说“贼寇亦是我赤子”,全放了,这些俘虏跑回去,又变成义军,而朝廷在当时已经是不堪重负,打消耗,朝廷反而耗不过农民军了。对外,袁崇焕打击后金也是卓有成效,只是最后内部原因被拿下斩首,从此辽东局势日益糜烂。加上明朝几代皇帝无作为,导致到了崇祯的时候已经积重难返。还有当时各种外部因素,小冰河的极端天气,鼠疫的爆发。更是让大明朝雪上加霜。所以很多人都有个共识,农民军和清朝,都是捡漏的。虽说有些偏激,但是多少有些道理。综上因素,使人对明朝有诸多的惋惜,这也是明穿小说会如此的大受欢迎的原因。因为对清朝的软弱的痛恨,所以会对同是封建帝国的明朝所拥有的硬骨头自然喜爱。喜爱的人多了,讨论的就多,讨论的多了,自然让人觉得是在吹捧。但是说实在的,明朝的一些精神真的还是值得肯定的。

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2
在我的印象中,明朝的大热和明粉的形成始于当年明月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而之前无论是教科书中还是史学家眼中的明朝的形象都不好,即使在武侠片中的明朝也常常是反面教材,因为太监,因为廷杖,比如《新龙门客栈》。



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3
这个问题有失公允。明朝的灭亡,可以说是: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也!作为亡国之君,崇祯难辞其咎,但也不能说大明王朝就像豆腐渣那样不堪一击。大明王朝之所以亡国,除了,西部,和东部两线同时作战外(即一条线是与农民军作战,另一条线是与后金作战),还有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成为压垮大明王朝江山的最后一根稻草!
一,大明王朝两线同时作战,已经是有心无力!
在大明王朝末期,由于当朝管理的混乱,加上不断的天灾人祸,民不聊生,很多的农民起义军揭竿起义!就在天启七年,陕西澄城灾民王二的起义拉开了序幕!尤其是闯王李自成和他的起义军,人员众多,势力大,几乎得到天下穷苦人的响应!于是,朝廷派兵去剿灭!从杨鹤,曹文诏,陈奇瑜,洪承畴,到熊文灿……大明王朝不断更换指挥官与农民起义军作战!当时农民起义军,得到天下穷苦老百姓支持,跟朝廷打起了持久战,这样财政本身空虚的大明王朝,在平剿起义农民军身上,耗尽了人力物力!而后金,恰恰看到大明王朝跟起义军陷入了僵局的拉锯战,也乘虚而入!如果把农民起义军比喻成一只雄狮,那么后金就是一匹饿狼,而大明王朝已是一个入了暮年的老者,既要拒狮又要驱狼,大明王朝已经是分身无术,无力回天了!
二,明朝末期的天灾人祸,让大明王朝雪上加霜!
在明朝末期,不但要两线同时跟强敌作战,还要面对频繁出现的天灾人祸!在《汉南续郡志》记载:崇祯元年,全陕天赤如血,五年大饥,六年大水,七年秋蝗……崇祯十六年,也就是1643年,京城发生了大鼠疫!几乎是十户人家,当中就有五六家全部感染死去!这样接连不断的天灾,给疲于两线作战的大明王朝,带来的无异于雪上加霜!由于人员骤减,兵员补充又是捉襟见肘,以至闯王李自成进京时一马平川!

由此可见:大明王朝的失败,并不是他的一无是处,而是内扰外患,再加上天灾,也就最终没有逃脱被灭亡的悲剧命运!【古今多少事,都在历史中!欢迎关注!我是媚之夭夭!】
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4
这只是明朝末期的现象,并不是贯穿于整个明朝。即使出现了内打不过农民军万打不过后金情况下,明朝朝廷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做事原则,而且也并没有存在吹捧的情况。而是用事实和行为来证明的。不和亲、不赔款、不割地、不纳贡、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并不是空话。
我们来看:
不和亲、不赔款、不割地、不纳贡
翻编明朝历史,明朝败战也不是没打过,最著名的就是土木堡之战,那是连皇帝都被俘虏了,明朝的精锐也几乎损失殆尽,就在瓦刺拿被俘的明英宗要挟明朝,想获得更大的利益的时候,明朝是怎么做的?立马推选新皇帝明代宗,进而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,言下之意就是,你那个人质不值钱了,想逼我就范,没门,你爱咋得咋滴。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,要知道,即使“犯我强汉者,虽远必诛”军事力量强大的汉朝,被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,也还和匈奴,吐蕃等和亲呢!其实和亲也没啥,我们可以理解为,两个敌对的势力通过联姻的方式来缓解一下关系。再来看随后的清朝,各种割地赔款,各种不平等条约,留下的香港澳门的尾巴,直到新中国才割掉,这也是清朝被称为奴清的原因,这样一来,对比是不是很强烈。
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
我们再来看北京的位置,在当时离外族真的是很近很近,稍一不留神,外族就很容易兵临城下,外族在明朝也确实有两三次打到北京城,可是明朝跑路了吗?迁都了没?没有,我们看历史上有几个王朝,都城是抵在最前沿的?清军入关时,我相信崇祯是有机会南撤,但是他没有走,而是和北京城共存亡,城破身死。
后金
我们再来看后金,前身是建州女真族,被朱棣征服之后,采用女真族人自治的方式进行管理,也给了很多优惠的政策,让其发展。不过到后来就不太安稳了,总是爱袭扰一下边境,于是就有了成化犁庭,那是差点把建州女真给灭族的。所以清朝编的,明朝很多黑历史,我是存在疑问的。
农民起义
再来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,也许是明朝太过自信,抓了放,放了抓,就是没有彻底剿灭。等到明朝后面自顾不暇的时候,李自成也就壮大起来了,而且当时正好碰上明朝末期的大瘟疫,北京城的城防极其空虚,几乎是一座死城。打进去也就轻而易举了。
瓦解于内部
明朝后期,天灾人祸,瘟疫横行,而朝中阉党作乱,各势力斗争,文臣做大,所以才看起来那些不堪一击。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5
明朝“内打不过农民军,外打不过后金”,这只是表面现象。事实上,直到崇祯自缢大明朝亡国了,后金也没有突破山海关。至于农民军,战斗力还是就算了吧,多次被大明军队抓了放、放了抓,最终也是靠捡漏得天下。所以说,大明亡国,并不是军事能力不行,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,是天要亡大明!


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6
真实的情况不是明朝打不过农民军和后金,而是崇祯皇帝犯了挺多的战略错误,农民军和后金捡了大便宜了!
真实的历史上明朝是李自成的农民军给灭了,可李自成的军队说不上有多强,不意味着明朝的军队就很烂!其实早期的农民军可是被明朝军队追着打呢,李自成的军队根本打不过明朝军队!很多次李自成的军队被明朝的孙传庭部队打的落花流水,躲进了山里,有好几次差点干掉了李自成,只不过李自成逃的太快钻进了山里,所以灭不了他!可明朝将要把农民军往死里弄时,后金那里有事,就调兵去防守后金,李自成是多次死里逃生啊!而崇祯也是蠢猪一头,剿杀农民军有功的孙传庭,崇祯不但不奖赏,还怀疑他有问题,最后杀了孙传庭!而很多将领,崇祯都是不信任的,有功也不奖赏,有时还杀人,摊上这么一位皇帝还真是倒霉啊!就是因为后金的帮忙,崇祯的昏庸,明朝国力损耗严重,让死不了的李自成推翻了明朝,是李自成的运气好,不是说它有多强!

明朝的军队还是能抗衡后金的,不能说打不过后金!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骑可是能和后金的骑兵硬碰硬的,后金都承认关宁铁骑的厉害,正是有吴三桂在山海关镇守,所以后金就是进不了中原,你能说明朝军队打不过后金吗,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嘛!当然后金强大,也是崇祯犯了愚蠢的战略错误,以前明朝的策略就是在边境修建坚墙,实施坚壁清野的战略,让后金抢不到粮食和人口,慢慢拖死后金,这条政策是对的!可是崇祯受袁崇焕五年平辽的忽悠,居然相信了袁崇焕的政策,让袁崇焕成了辽东的总指挥,这就悲催了!袁崇焕的政策就是“千里送粮”,用粮食拉拢对后金有仇的部落,这就很愚蠢了,你用粮食来收买其他部落一起对抗后金就是愚蠢的政策,很多部落给后金眉来眼去的,你送粮,别人转手卖给后金,什么盟约对抗后金,都是狗屁,这招就是臭招,结果就是后金有了粮食,慢慢壮大了,更有实力对抗明朝了!袁崇焕还杀了皮岛的毛文龙,本来毛文龙在皮岛有战略上牵制后金的作用,结果袁崇焕就杀了毛文龙,实在是帮了后金,可以说崇祯信任的袁崇焕就是帮倒忙的!

帮倒忙就帮倒忙吧,好歹袁崇焕还干掉了努尔哈赤,可崇祯最后还是傻傻的听从后金的反间计居然把袁崇焕给杀了,这不是又帮了后金忙嘛,结果许多的明朝将领投靠了后金!就剩下一个吴三桂硬顶着后金,结果自毁长城的崇祯被李自成给灭了,吴三桂再也没理由顶下去了,干脆投靠后金,打开山海关让后金进来得了,清朝就统治了天下!所以明朝灭亡,崇祯是负有很大责任的,他就是瞎指挥,白白葬送了明朝!



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7
明朝并不是军力不行,而是很多因素造成。女真满万不可敌与火药技术外泄
女真属于游牧民族,过着放牧生活,马匹不缺,中原王朝因为农业生产,而无法做到全民皆兵,那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,虽然人数稀少,却拥有十分高的动员率,因为游牧民族人人都是天生的战士,而生活在东北外满洲的女真人更是战士中的战士!


土地兼并与无穷无尽的流民大军
明末时期,土地兼并严重,官场腐败不堪,官商勾结,适逢天灾不断,土地颗粒无收,迫使农民交出了大片土地成为流民,农民们无家可归便会造反,所以明末农民起义一般叫做流民起义。

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8
①北方游牧民族超强的战斗力是天生的,跨上马,便能驰骋沙场;而明朝早期之所以能打败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元朝,其根本原因就是元朝军队经过近100年的腐化、退化,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;相对的,朱元璋手下有许多优秀将领训练军队,甚至由徐达、常遇春等人训练出了足以与蒙古铁骑相抗衡的骑军,元朝于是打败(将领也是一般)②靖难之役以后,明成祖朱棣削裁藩王军队,但藩王也是起到守护边疆的作用的,因此后期明军数量不足;③明朝后期的军队素质较差(关宁铁骑除外),再加上将领都是一般,袁崇焕一死、孙承宗一走,如洪承畴、左良玉、孙传庭都能叱咤风云,可见当时整体实力不佳,当然打不过正在虎视眈眈、企图霸占中原的励精图治的清军了.④明朝中期有三大战役,主要集中在万历年间,称“万历三大征”:宁夏之役、播川之役、朝鲜之役;这三大战役的特点都符合如下:明军战胜,战斗过程为硬碰硬拼,双方伤亡惨重,明军险胜;三场战役下来,明军元气大伤.综上,可得出明朝中后期战斗力十分低下的结论,再加上内忧,使得二百五十年明朝倾覆,汉族统治被剥离.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9
你好,我是天蓝火,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。大家都知道每一个王朝有鼎盛时期,自然也就有衰落时期。明朝总体实力上和汉唐比明显差一两个档次,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远迈汉唐那可不是吹的。曾经明朝强大的国力摆在那里,我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黑。唐太宗解决不了的东北问题被朱棣给解决了,如果拿明朝初年的战斗力说事,什么李自成多尔衮都不是明军的对手。只不过崇祯皇帝是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暴君,能力上远远不及朱元璋朱棣两父子,凡事操之过急。很多次机会明明已经快要消灭的同时,那边清朝又对明朝发动攻击。两线作战乃兵家大忌,即使是这样,明朝还是坚持了十几年,可见战斗力非同凡响。另外杀掉袁崇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,虽然本人有缺点,可是杀他的时机没有到。还有一个就是未能平息党争,东林党做大对皇权产生威胁。之前本来有阉党和他对峙,这也就是后面崇祯上吊前说的文臣误国。综上所述明朝很大程度上是天灾人祸,战略失误,皇帝急于求成等原因灭亡的。并不是战斗力不行,而且和农民军,清军交战中互有胜负。明朝内打不过农民军外打不过后金怎么被吹捧起来的10
大明后期国家千疮百孔,天灾连年不断,内有多处农民起义,外有后金(大清)虎视中原,为什么会两线溃败,逼得崇祯皇帝,朱由检煤山自缢大明灭亡那?



标签: # 魔狮迪露怎么打
留言评论